
▲
李海玉與員工討論紅薯粉品質。
?

▲紅薯粉條上架。
?

▲公司的曬場。
?

▲湖南龍旺食品有限公司全景。
?
▲掃碼觀看更多。
?
■文/記者唐錦 圖/周圍
11月10日,祁東縣黃土鋪鎮三星村湖南龍旺食品有限公司曬場上掛滿了紅薯粉,公司董事長李海玉正檢查著剛制出來的成品。
三十出頭的他用了8年時間,把小作坊發展成如今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使之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柄“利器”。
截至目前,公司為當地村民提供1000多個就業崗位,幫助了千余貧困家庭脫貧致富,每個月平均能給農戶新增數千元的收入。如今,年加工成品38500噸,鄉親們都親切地叫他“粉絲哥”。
1.心系鄉親,圓夢家鄉
?
打小在家鄉長大的李海玉對家鄉富有情懷,大學畢業后雖在外從事管理工作,但回鄉創業、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的夢想一直深埋于內心。
敢打、敢拼、敢做,這些特質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2012年的一天,李海玉偶然發現工作所在地超市的暢銷區域里,家鄉的土特產價格比在家鄉的售價翻了幾番。想起老家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親們,李海玉當下作出回鄉創業的決定。當即,他就毅然辭掉了高薪工作,希望通過回鄉創業,把家鄉土特產銷往全國各地。
回家后的李海玉懷著一顆赤誠之心,搭建團隊,投資小工廠,風風火火地做起了紅薯粉加工銷售的生意。一段時間后,他發現作坊式生產制作的紅薯粉存在弊端,產品不成規模,且制作過程的衛生條件難以始終保持較高的標準,產量也提不上來。一番苦思之后,他決定把“盤子”做大。
2.誓讓“鄉”味飄四方
?
2013年,23歲的李海玉成功創辦了公司,現代化的全自動生產線、現代化食品加工車間、現代化包裝間一應俱全,公司慢慢有了規模。
“當時量上去了,品質有了保證,就是銷路還沒打開?!崩詈S窕貞浀?,大批貨堆在倉庫,成了“燙手山芋”。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拓展銷售渠道過程中,對方覺得他不夠成熟,不愿與其合作。但接下來幾天,他三顧茅廬,以赤誠之心贏得了對方的贊賞,當即與他簽訂了合同,解了燃眉之急。
“那幾年,我基本上全國各省份都跑遍了?!崩詈S窀嬖V記者,目前,公司與阿里巴巴達成了長期合作,生產的紅薯粉登上了全國各地的家庭餐桌、飯店酒席,成為各地食客老饕們的味蕾所好。
祁東是黃花菜之鄉,李海玉對黃花菜也頗為鐘愛。采訪中,他多次提到“黃花菜是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言語中滿是自豪,也充溢著做好黃花菜的決心。目前,公司實現了黃花菜的工藝突破,在技術上進行了革新,改變了傳統工藝制作黃花菜“兩頭黑,嚼起來酸酸甜甜,口感差”的弊端。
他別出心裁在黃花菜殺青蒸熟以后將其放入冷庫中儲存,溫度控制在零下3-8度之間,增長黃花菜糖化時間。這一“冷庫儲存”方式2019年便已試驗成功,在2020年已大面積推廣試行。此種工藝的突破,鎖住了黃花菜營養成分,有效防止了黃花菜因糖分流失而發酸發霉,從而進一步提高了黃花菜的品質。
幾年時光的打拼,李海玉將公司發展成為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5年公司的紅薯粉被評為湖南名優特產認定商品,2020年,公司紅薯粉產品榮獲“綠色食品”認定,企業獲評“高新技術企業”。
3.致富路上,不忘鄉親
?
“現在公司年產值達1.2億元,平均每個月能給農戶帶來3000-6000元的收入?!崩詈S窀嬖V記者,公司還對種薯的村民免費提供種苗,并給予200元/畝的補助。迄今為止為當地村民提供1000多個崗位,幫助1000多戶貧困家庭脫貧致富。
三星村村民劉云蓮就是受益人之一。劉云蓮是低保戶,丈夫患艾迪生病,喪失勞動力,需要常年吃藥治療。劉云蓮沒有技術,不能外出打工,所以沒有經濟來源,獨自在家照顧丈夫,夫妻倆艱難度日。公司成立后,李海玉優先聘請了劉云蓮,傳授她技術,讓她在照顧丈夫之余,每月能拿到4000元的工資,保證了家里正常開銷和丈夫的基本治療。
八年來,李海玉就這樣秉持著對家鄉的熱愛、懷揣著對鄉親的責任,腳踏實地干到現在。如今,該公司擁有5條全自動生產線,年加工成品38500噸。
“有信念還不行!還要持之以恒?!闭劶拔磥?,李海玉自信滿滿,“明年我還要增加兩條生產線,為新品種投產作準備”。李海玉介紹說,目前公司正在研發新工藝即食紅薯粉與新工藝自加熱火鍋黃花菜,可為鄉親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