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輝是一個“80后”返鄉農民工,也是洛陽市伊川縣葛寨鎮后富山村土生土長的山里娃,2015年返鄉創業,利用電商平臺,將村里的紅薯粉條、紅薯淀粉等家鄉土特產賣到全國各地,帶領周邊群眾增收致富。
順著后富山村里的小道一直往前走,近日,在李江輝家中,門口一邊堆放著一大片紅薯,另一邊是加工紅薯的機器,機器的旁邊兩個人正在清掃加工完剩下的紅薯殘余。李江輝開著鏟車,將剛收購的紅薯向靠墻的一面推,給門口騰出一塊空地,等著快遞來拉貨。
李江輝指著院子里已經裝箱的紅薯粉條、淀粉等產品說,每天像這樣的訂單有100多件,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主要是一些大城市,對這些土特產需求量很大。
李江輝高中畢業后一直在南方電子廠從事質檢工作,2015年返鄉那年,正好是秋天紅薯收獲季節,村里各家各戶都下了很多粉條,但因為市場供過于求,粉條賣不出去??吹郊依镆淮蠖训募t薯粉條賣不出去,父親心慌的樣子,李江輝也很心急,就想著在網上試試,沒想到外地人對他們的粉條很認可。
有了銷路后,李江輝就繼承后富山村種植紅薯、加工紅薯粉條的傳統,從事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富硒紅薯粉條、紅薯淀粉、紅薯面等農產品深加工,加之之前多年從事質檢工作的經驗,對產品質量一直要求很高,這也是產品能打開市場的關鍵。目前,李江輝在淘寶、拼多多、抖音都開有網店,日發貨量150單左右。
“今天一共賣了1000多斤紅薯,把紅薯拉到他家賣省心多了,每斤比市場價還高出幾分?!蹦弥X的王如明一臉高興。王如明是葛寨鎮小王村的村民,今年種了20畝紅薯,是李江輝的老客戶了。為了保證紅薯淀粉、紅薯粉條的質量,李江輝會根據需求,發展自己的紅薯供應商,這些種植戶一般都是周邊的村民,同時,對他們進行種植紅薯的品種、技術等進行指導。
近年來,李江輝和山東農科院專家合作,優化更新紅薯品種,提高村民種植效益,發展帶動周邊紅薯種植超600多畝,帶動周邊群眾創收增產。每天通過快遞,把伊川縣本地土特產銷往全國各地,同時,通過沿海集運倉走出國門,賣往加拿大、美國、日本等地,每年銷售本地土特產100多噸。
“在這干著也怪美,一天發50塊錢,打打包裝、曬曬粉面……干著也不累,離家也近?!备鹫偤蟾簧酱宕迕裆袗鄄璩D暝谶@里務工,提起自己的這份工作,尚愛茶很滿意。
李江輝表示,下一步計劃擴大生產、銷售規模,依靠自己在電商方面經驗的積累,讓本地的農產品不再滯銷,提高紅薯粉條、紅薯淀粉等本地農產品品質,帶動更多周邊村民實現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