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水毛尖又名圣水綠茶,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特產。竹山縣種茶歷史悠久,產茶歷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到唐代極盛時期以后,圣水綠茶成為貢品,圣水毛尖多次被評定為湖北名牌產品,在第二、三屆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連續兩次奪得金獎。
產品特點:
圣水綠茶產于“中國高香型生態綠茶”之鄉湖北省竹山縣,覆蓋全縣15個產茶鄉鎮,20余萬畝茶葉基地。產品精選上等茶芽,采用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產品獨具天然花香、滋味鮮醇、湯色綠且明亮、入口清甜,飲罷回甘生津,齒頰余香,喉部濕潤甘甜,神清氣爽,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產地環境:
竹山縣四季分明,雨熱同步,早春回溫快,夏季溫度大,秋季延秋長,冬季無明顯極限低溫,境內自然環境因群山疊起形成切割深度,晝夜溫差大,小氣候立體分布明顯。適宜的地理氣候條件,豐沛的水資源,廣闊的山地面積,為圣水綠茶的生產提供了優良環境。
歷史淵源:
竹山縣種茶品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底蘊深厚。有關資料表明,在唐朝武周年間,竹山的茶葉就已具有相當的知名度。早在《中國茶葉五千年》一書中就有記載。
相傳盧陵王李顯謫貶房陵后思母心切,在回長安途中路過竹山得勝圣水村時,品嘗了當地的茶葉,見其品質殊異,乃茶中極品,遂帶少許獻于母后武則天。武后品欽此茶,倍加贊賞,遂賜名“圣水貢茶”,并令建御茶苑和圣水寺,以傳承圣水茶藝。
產品榮譽:
2007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把圣水綠茶綜合生產標準化列入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
2010年0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準對“圣水綠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營養價值:
經分析茶葉內含化合物多達500種左右。這些化合物中有些是人體所必需的成分,稱之為營養成分。如維生素類、蛋白質、氨基酸、類脂類、糖類及礦物質元素等,它們對人體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還有一部分化合物是對人體有保健和藥效作用的成分,稱之為有藥用價值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堿、脂多糖等。